在线教育专题研究

  • 数字化背景下开放教育学生学习效率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鲁朋举;何苗;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开放教育作为一种灵活的学习模式,正经历着新的变革。文章通过文献分析,探讨了数字化背景下开放教育学生学习效率的影响因素,包括学生自身因素、教学资源质量因素和学习支持服务因素等,并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提出了相应的提升策略,以提升开放教育的学习效果。

    2025年03期 v.36;No.159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1K]
  • 云桌面在继续教育远程考试中的应用研究

    周鑫杰;

    当前,云桌面已经在许多行业中得到了应用。文章从云桌面的概念出发,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和技术实现过程,分析了其在继续教育远程考试中的应用优势、应用效果、存在的不足及应对方法等,为继续教育远程考试提供更多的应用策略。云桌面的应用可以提升继续教育远程考试的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推动继续教育远程考试的发展。

    2025年03期 v.36;No.159 1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2K]
  • 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院校虚拟教研室建设路径研究

    胡慧睿;林小佩;

    虚拟教研室作为虚拟基层教学组织,是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开展教研活动的载体,其建设目的是开展校企、校校联动的教研活动,打造高水平的教学创新团队。文章阐述了虚拟教研室的内涵与建设需求,指出当前高职院校的虚拟教研室在专业建设功能、产教融合活动深度、创新发展的路径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分析了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院校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思路与基本架构。最后从产教融合的视角探索虚拟教研室的建设路径:以多方参与的产教融合机制为保障,明确虚拟教研室的建设路径;在数字化平台组建产教融合虚拟教研室,利用大数据完善教研资源;基于“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共同开展产教融合虚拟教研活动;二级学院应加强建设产教融合虚拟教研室,推进虚拟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

    2025年03期 v.36;No.159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7K]

人工智能+教育

  • 人工智能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徐祥伍;杨铭晖;

    文章探究人工智能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从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需求出发,探索多元协同培养模式,构建学科交叉课程模块,形成产教融合生态,创新多模态评估的教学评价体系,多措并举探讨人工智能时代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最后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为人工智能时代培养高素质数字媒体专业人才提供参考。

    2025年03期 v.36;No.159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6K]
  • 人工智能大模型在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张伟;

    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为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新路径。文章探讨了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技术特征及其与高职教育需求的适配性,人工智能大模型凭借其庞大的参数规模、多模态处理能力及“预训练+微调”机制,支持教案智能生成、人机协同授课、编程全流程辅助和虚拟仿真实验等教学场景,提高教学效率与学生实践能力。通过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产教融合案例库构建和多维度动态评价体系等创新模式,促进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具体应用,推动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技术落地需应对算力资源不足、数据隐私风险等方面的挑战,可采取分层算力供给和校企协同等对策。高职教育应构建以人工智能为支撑的“产教智联”新范式,通过技术赋能与教育重构的双向互动,培养兼具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素养的数字时代技能人才,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

    2025年03期 v.36;No.159 3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0K]
  • 基于人工智能的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郁婷婷;

    人工智能融入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成为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趋势。文章分析企业对管理会计人才数字化转型需求,采用基于人工智能的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模式,通过建设智能化教学环境平台、重构教学内容体系、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和提升教学应用成效等措施,实现管理会计教学模式创新。人工智能在管理会计课程教学中的深度应用,可以加深学生对管理会计核心概念的理解以及提升其实践运用能力,促进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2025年03期 v.36;No.159 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1K]
  •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开放教育资源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李倩;郭致慧;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度发展,加强开放教育资源建设成为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路径。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凭借其强大的内容生成功能,给开放教育资源建设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文章探究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开放教育资源建设中的应用,包括资源内容的智能生成、资源个性化定制及资源更新拓展等方面,分析其应用成果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为开放教育资源建设的优化与发展提供参考。

    2025年03期 v.36;No.159 4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5K]

职业教育

  • 基于OBE理念的高职院校小学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

    徐苏燕;

    文章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针对高职院校小学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构建了“课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重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和完善评价机制,实现高职院校小学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师资格考试标准的有机衔接。本研究旨在为高职院校小学英语教育专业深化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借鉴。

    2025年03期 v.36;No.159 5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4K]
  •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娄南羽;张耀尹;李雨薇;

    文章分析了建筑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商务成本控制岗位的人才需求变化,指出了当前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不足,具体表现为一些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不够全面、实践教学形式多样性不足、校企合作深度待加强等。为提升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文章基于商务成本控制岗位的人才需求变化,提出构建“能力全覆盖+三场域联动+逐层递进+持续性改进”的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以期提升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

    2025年03期 v.36;No.159 57-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1K]
  •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廖江福;杨佳;李婵;何美洁;

    文章聚焦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针对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构建了“岗课赛证+思政融通”综合育人模式。该模式从行业岗位能力标准出发,重构“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嵌入技能竞赛标准与职业资格认证要求,并将工匠精神、信息安全意识等职业素养贯穿教学全过程,探索建立适应产业链需求的计算机人才培养机制。实践表明,该模式能够促进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链需求的精准对接,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可借鉴的实践路径。

    2025年03期 v.36;No.159 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0K]

教育教学改革

  •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智能建造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李琳;李权;周春利;汲广超;

    在新工科建设深入推进和建筑领域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集信息化、自动化及智能化于一体的智能建造技术,成为建筑领域关注的热点。为满足建筑行业发展对高素质、复合型智能建造专业人才的需求,智能建造专业以“厚基础、重交叉、强实践”为目标,致力于培养掌握新兴技术、具备跨学科多专业融合能力的新工科人才。文章阐述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智能建造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了构建多学科交叉教学团队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有效的建设举措,以期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智能建造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2025年03期 v.36;No.159 7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2K]
  •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探究

    李政;肖珍;赵恒;刘意中;

    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与技术深度变革的浪潮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当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在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需要完善,文章聚焦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指出了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针对性策略。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策略,培养适应行业智能化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复合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2025年03期 v.36;No.159 7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4K]
  • 终身教育背景下开放大学学分银行建设探究

    钟志红;吴晓辉;

    在终身教育背景下,完善终身教育制度建设对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学习成果转换具有重要的作用。开放大学体系的学分银行通过整合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机制,为教育的多元协同发展提供了创新路径。文章基于政策分析与实践调研,阐述了开放大学学分银行的功能定位和意义,指出了开放大学学分银行建设存在的不足,并从完善制度建设、统筹架构设计、搭建智能平台、拓展服务领域、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及创新服务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对策。通过对开放大学学分银行在职业资格衔接与跨校学分互认领域的实践探索,旨在为区域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2025年03期 v.36;No.159 8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0K]
  •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高校道路勘测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王磊;贾兴利;胡翔允;朱浩然;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是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实践性强,对学生实践能力要求高。文章分析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实践课程中的应用现状,构建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道路勘测设计课程实践平台。平台采用“数据驱动-算法支撑-交互沉浸-效果评估”的四层技术架构,实现了从数据获取到教学应用的全流程覆盖。文章提出了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道路勘测设计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并分析了其应用效果,旨在为高校实践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2025年03期 v.36;No.159 9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5K]

  • 《广西开放大学学报》征稿启事

    <正>《广西开放大学学报》是由广西开放大学主办的教育综合类期刊,大16开,双月刊。国内统一刊号CN 45-1414/G4,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7-3950。本刊主要栏目有“特稿”“在线教育专题研究”“社区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教学改革”等,并且不定期推出新栏目。根据《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等相关规定,来稿需符合以下要求。一、论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二、在题名下标明作者姓名、论文署名的单位(全称)及单位所在省市、邮编。多个作者名之间用空隔分隔,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在姓名右上角及相应的工作单位前加注不同的数字序号。

    2025年03期 v.36;No.159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6K]
  • 下载本期数据